我们知道,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,就一个想法和学术非常繁荣的时代,然而在漫长的历史经过当中,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,只有儒、释、道三家。
儒释道虽然说起来是三家,但在中国人的文化概念当中其实早已经融为一体,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交融的情形,哪怕像我们平时的言行举止,其实也都在同时遵循这三种文化的精髓,然而你很难分清楚这些觉悟到底是属于儒释道的哪一家。
孔子
那么传统文化当中的儒释道想法,到底是什么呢?又有何区别?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“儒、释、道”三家的文化精髓。
儒家,就是诸子百家其中一个,由大圣人孔子所创立,它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想法,特别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,历代王朝就都把儒家想法作为治国的根本,因此儒家在传统文化中处于正统的地位。
儒家,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想法,认为这个全球有很多缺陷,需要通过儒家来进行治理和改造,因此儒家宣扬教化、推崇克己复礼,最终实现“大同”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。
佛家
同时,儒家还非常重视伦理觉悟,通过三纲五常来架构社会的道德秩序,他非常强调“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”等方方面面的伦理等级制度,鼓励大众积极进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、做一个外王内圣的圣人,因此往简单了说,儒家想法就是以伦理道德为前提积极进取的入世主义者。
接着“儒释道”的“释”,大部分人认为讲的就是“佛家”,然而在最开始的时候,这个“释”其实是以禅宗为主的。
老子
禅宗是出世的,认为世间万事万物无不一个空字,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,接着佛家又有大乘小乘之分,小乘追求解脱,大乘讲究大慈大悲普度众生,因此佛家的核心是放下所有、追求解脱、利益众生。
接下来是道家,很多人认为道家是避世的,其实道家既不是避世,也不是入世,它是半入半出,所谓道法天然,一切顺应天然的规律、天道的制度,因此道家想法、讲究的是、人与天然天人合一、无为而无不为,遵循天然的规律、来做好自己。
老子
不过呢,以上对儒释道所的把线头理清楚,并不一定可以完整正确地解释清楚,甚至有可能以偏概全,毕竟这三家想法都是无比深厚和博大。
其实对于儒释道也有很多人做过不同的划重点,比如有人说:自律是儒家、自悟是佛家、天然是道家;还有说儒家是解决人与人的关系,佛家是解决人与心的关系,而道家是解决人与天然的关系,那,不知道你对儒释道又是怎样的领会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