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西地形以高原安宁原为主,呈现明显的南北分异格局,具体特征如下:
一、主要地形类型与分布
-
巴西高原(占国土面积60%)
- 位置:覆盖中南部,平均海拔约750米,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高原(不包括南极冰盖)。
- 地形特征:地势平缓,北低南高,地表覆盖热带草原,矿产资源丰富(如铁矿、铌矿)。高原东南部靠近大西洋的区域有海岸山脉,地形较陡。
-
亚马逊平原(占国土面积约1/3)
- 位置:北部及西北部,沿亚马逊河流域分布,是全球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。
- 地形特征:地势平坦,大部分海拔低于200米,西宽东窄,覆盖茂密的热带雨林。
-
圭亚那高原与巴拉圭盆地
- 圭亚那高原:位于最北端,与巴西高原共同构成高原主体,面积较小。
- 巴拉圭盆地:西南部低地,与巴拉圭河、巴拉那河形成冲积平原。
二、地形与水系关联
-
河流分布
- 亚马逊河、巴拉那河、圣弗朗西斯科河三大水系贯穿全境。亚马逊河横贯西北部,流域面积占全国56%;巴拉那河系流经西南部,多瀑布激流,建有伊泰普水电站。
-
地形对气候的影响
- 高原区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(干湿季分明),平原区为热带雨林气候(全年湿热)。东南部沿海受暖流影响形成局部雨林气候。
三、地形与人类活动
-
人口分布
- 90%以上人口集中在东南部巴西高原和沿海平原,因气候温和、交通便利,而亚马逊平原人口稀少。
-
资源开发
- 高原区是矿业和农业核心区(如“铁四角”铁矿带),平原区以林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。
巴西地形以高原安宁原为主导,高原提供矿产与农牧资源,平原承载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。这种地理格局深刻影响其生态、经济及人口分布。